11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粤港澳中枢再生神经研究院院长、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苏国辉做客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第241期暨南校区博雅大讲坛第二讲。通过讲述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自强不息的奋斗史,苏国辉激励现场年轻的学子们,要寻找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不能眼高手低,更重要是要形成双赢思维,自利利他,多为他人着想,并要努力“自讨苦吃”。
(讲座现场) 讲座开始前,作为科学“大牛”的苏国辉立马为南校区的同学们带来一个惊喜,即席为南校区同学们挥毫题词,“自强不息”四个大字苍劲有力,现场无不惊叹他深厚的书法造诣。 苏国辉首先从他的少年时代学习经历讲起,在香港出生的他坦言自己儿时“不太用功”,小学毕业时,老师送了他四个字“自强不息”,虽不太明白这几个字的含义,但还是把它记在心底。后来,成绩不够理想的他没能如愿进入大学,这对他可谓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人只能活一次,你必须有一个目标,并学会掌控自己的命运。”在这样的精神支撑下,他做了一个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决定:留学美国。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发生了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故事。 当时,苏国辉家里只能够负担他去美国读书一年的费用。第一年暑假,为了赚取学费,他早上到餐馆刷盘子,晚上再到药剂房里做配药师助理。然而,助理工作的无趣经历使当时就读东北大学药剂学专业的他毅然决定改换自己的专业,转向了生物学的研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哈佛大学找到了一份管理动物库房的工作。虽然从事这样一项普通的工作,但是他却十分珍惜,好学的他在每天喂养实验小鼠的同时额外帮助科研人员记录小鼠的实验数据。正是这一份用心和乐于为人考虑,苏国辉得到了当时一位教授的赏识,并受邀加入科研小组,从此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
(苏国辉为现场学子演奏古典吉他) 当晚的讲座高潮迭起,惊喜不断。苏国辉为大家送墨宝之后,又展示了他的另一样“看家本领”,向大家展示了他在研究上的“老朋友”,人脑标本。最后,他还为同学们展示了他的另一样爱好,用古典吉他演奏了《Scarborough Fair》和《Romance》。在优美的旋律中和现场雷鸣般的掌声中,讲座落下帷幕。 (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